医疗卫生

当前位置: 本站首页 > 医疗卫生 > 正文

洪涝灾害有这些疾病需要防治

发布日期:2023-06-19   浏览:


 

洪涝灾害疾病防治知识

近期全国部分地区遭遇洪涝灾害,给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,也给灾后卫生防病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。洪涝灾害期间,生活和居住环境、供水和卫生设施受到破坏、饮食卫生难以保证,特别是受灾地区逐渐进入高温季节,诱发疾病危险因素增加,容易引起疾病的发生和流行。为普及灾后疾病防控知识、方法和技能,提高群众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,帮助受灾群众保护自身健康,减少灾害期间和灾后疾病及疫情的发生,最大限度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,小编收集了《洪涝灾害疾病防治知识》,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方法和技能,以减少或避免灾后疾病的发生。

(一)为什么在洪涝灾害中要特别注意防病治病

1. 洪涝灾害中,人体抵抗力下降,最容易生病;

2. 有些病容易发生和蔓延;

3. 有些病容易在洪涝灾害中暴发、流行,因此,不注意疾病的预防,容易给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严重损失。

(二)在洪涝灾害中最容易发生的疾病

1. 肠道传染病:肠炎、痢疾、伤寒、甲型肝炎,甚至还能发生烈性传染病霍乱

2. 虫媒传染病:疟疾、乙脑;

3. 自然疫源性疾病:流行性出血热、钩端螺旋体病;

4. 寄生虫病:主要是血吸虫病;

5. 免疫规划控制的传染病:麻疹、脊髓灰质炎、白喉等;

6. 其它疾病:手足口病、红眼病、皮肤病(如水泡脚)、中暑等。

(三)常见疾病


肠道传染病

1、肠道传染病是如何传播的?

是由于吃或喝了受到病人粪便污染的食物和水而得病,苍蝇、脏手也能传播。

2、怎样才能不得病?

(1)不喝没有消毒处理的水,应喝开水;

(2)不吃腐败变质和被化肥、农药污染以及霉变的食物;

(3)不用脏水漱口和洗瓜果、碗筷等;

(4)防止食物和水源受到污染。

 

疟疾

1、疟疾是一种什么病?

疟疾就是我们常说的“发疟子”、“打摆子”、“发脾寒”,经蚊虫叮咬而传播。

2、怎样预防疟疾?

(1)驱蚊、灭蚊,防止蚊子叮咬;

尽量不在野外露宿。提倡使用蚊帐,用药物灭蚊、驱蚊。也可用民间常用的各种熏蚊法驱蚊;

(2)有条件的,可服预防药。

 

乙型脑炎(乙脑)

1、乙脑是如何传播的?

乙脑称大脑炎,是经蚊子叮咬传播的。10岁以下的儿童容易得病。

2、得了乙脑有哪些症状?

突然出现高热、头痛、呕吐昏迷、抽风、脖子强硬或肢体瘫痪;如果出现上面的症状.应立即找医生诊治。

3、如何预防乙脑?

对乙脑患者要早发现、早报告、早治疗、早隔离;防蚊、灭蚊;有条件的,要对1—10岁的儿童接种疫苗。

流行性出血热

1、流行性出血热是怎样传播的?

人接触了老鼠或老鼠排泄物(屎、粪、唾液)或接触鼠排泄污染的食品、物品而得病。

2、怎样预防流行性出血热?

(1)灭鼠、防鼠;

(2)个人防护:睡高铺、不睡地铺:尽量不住旧堤坡、稻田边和仓库附近;

(3)有条件的应对居住环境进行消毒处理。

 

钩端螺旋体病

1、钩端螺旋体病是一种什么样的病?

就是人们常说的“打谷黄”、“稻田热”、“稻热病”。主要经老鼠、猪、牛等动物的粪尿污染水源传播的。人和牲畜都可以得这种病。

2、怎样预防钩端螺旋体病?

灭鼠,防鼠;保护好水源,特别要防止家畜粪尿污染水源。

血吸虫病

1、什么是血吸虫病?

血吸虫病是血吸虫寄生于人体而引起的疾病。

2、血吸虫病是如何传播的?

(1)直接接触受血吸虫污染的水(如捕鱼、游泳、涉水、割湖草等);

(2)饮用被血吸虫污染的水。

3、如何预防血吸虫病?

(1)主要强调个人防护:避免接触或少接触疫水;有条件者涂搽防护剂,穿防护衣裤;

(2)防止水源污染:防止病人、病畜粪便污染水源;

(3)洪水退后要及时组织检查,及早发现病人和早治疗。

 

麻疹等计划免疫控制的疾病

如何预防?

1. 有条件的,应及时接种疫苗;

2. 对病人居住的帐篷、房间或地点设立标志,尽量与正常人隔离;

3. 人、畜粪便要远离水源;

4. 发现病人要及时报告和冶疗。

食物中毒

1、食物中毒是如何引起的?

人吃了腐败变质和有毒有害的食物而得病。

2、怎样预防食物中毒?

(1)不吃腐败变质食物;

(2)不吃毒蘑菇等有毒的食物;

(3)不吃被农药、化肥等污染的食物;

(4)发生食物中毒要及时就医、报告和抢救。

手足口病

1、手足口病病因及传播?

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,该病传播方式多样,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。

2、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措施

(1)饭前便后、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;看护人接触儿童前、替幼童更换尿布、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;

(2)婴幼儿的尿布要及时清洗、曝晒或消毒;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,居室要经常通风,勤晒衣被;

(3)婴幼儿使用的奶瓶、奶嘴及儿童使用的餐具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、消毒;不要让儿童喝生水、吃生冷食物;

(4)儿童出现发热、出疹等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;

(5)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,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。 

红眼病

怎样才能不得红眼病?

(1)不用脏手揉眼睛;

(2)有条件时,要一人一巾;

(3)对病人及时进行隔离和冶疗。

皮肤病

多见的是水泡脚又称“洪水脚”。

预防方法

(1)尽量减少在水中浸泡的时间;

(2)注意皮肤清洁卫生;

(3)防止蚊虫叮咬及各种皮肤感染;

(4)出现皮肤症状及时找医生诊治。

(四)消毒对象与方法(被污水浸泡污染的场所和物品)

环境

对室内外进行彻底的环境清污,在改善环境卫生基础上进行一次彻底的消毒处理。做到先清理、后消毒。场所物体表面、墙壁、地面可采用500mg/L有效氯消毒液(“84”消毒液与水1:100配比)进行喷洒、擦拭消毒,作用30min。在无疫情情况下,不用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剂喷雾消毒,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,以自然通风为主,通风不良的场所可采用机械通风。

餐、饮具

餐、饮具清洗后首选煮沸消毒,煮沸时间应在15min以上。也可使用消毒剂进行浸泡消毒,如用250mg/L~500mg/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min,消毒剂浸泡后应以清洁水冲洗干净。

生活用品

家具、卫生洁具、办公用品等清污后,用浓度为500 mg/L的有效氯溶液采用冲洗、擦拭、浸泡方式,作用30min,消毒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净。

瓜果、蔬菜

受淹新鲜的瓜果、蔬菜清洗后可用含氯消毒剂100mg/L~200 mg/L作用30 min,消毒后均应再用清水冲洗干净。 

手和皮肤

参与洪涝水退之后的环境清污等工作人员,在作业后均应进行手卫生消毒,可选用碘伏1000mg/L或含醇复合消毒剂原液滴于手掌3mL,两手搓擦1min~3min。如因长时间洪水浸泡造成皮肤红肿、损伤者应及时就医,也可用碘伏1000mg/L或其它皮肤消毒剂进行涂抹消毒。



15vip太阳集团官网后勤处卫生所

2023.06.19